#网友语录 心可溯源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一位博主分享在新加坡历史课上的讨论—为什么早期台湾建筑容易坍塌?
很多人归因于地震,但教授说:是因为当年许多去台湾的人,只把那里当作暂居地,觉得没有必要为临时住处费心,认定迟早会到回家乡的。
听说以前眷村里的人买家具专挑最轻、最便宜的竹制品,只为离开时方便带走,或扔了也不可惜。还有人十年不买床,直接睡在棉被上,生怕耽误了忽然到来的返乡通知,结果这一等,就是一辈子。
听着听着,觉得这真像某种人生。
忽然也更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的状态总显得“凑合”、“将就”,基础打得浮,仿佛经不起晃荡。
不是他们不能认真,而是他们心里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眼下的生活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是因各种原因被动选择的,他们隐隐约约在等一个不确定的时机,去一个真正想去的地方。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一位博主分享在新加坡历史课上的讨论—为什么早期台湾建筑容易坍塌?
很多人归因于地震,但教授说:是因为当年许多去台湾的人,只把那里当作暂居地,觉得没有必要为临时住处费心,认定迟早会到回家乡的。
听说以前眷村里的人买家具专挑最轻、最便宜的竹制品,只为离开时方便带走,或扔了也不可惜。还有人十年不买床,直接睡在棉被上,生怕耽误了忽然到来的返乡通知,结果这一等,就是一辈子。
听着听着,觉得这真像某种人生。
忽然也更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的状态总显得“凑合”、“将就”,基础打得浮,仿佛经不起晃荡。
不是他们不能认真,而是他们心里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眼下的生活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是因各种原因被动选择的,他们隐隐约约在等一个不确定的时机,去一个真正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