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语录

喜欢吃汉堡 我们被恐吓着高考是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往后又是考研和考公,又是选伴侣。每一个选项好像选错了天就塌了,可是人生其实真的没有那么脆弱,人生的容错率大到你难以想象,功利主义导向的思考方式往往使我们忘却了生命的本质是一场历程。无数人忽略了一个真相,很多事情其实根本没有意义。吃喝玩乐不是虚度光阴,吃苦耐劳也不一定值得歌颂。人生本就是不停的去感受去体验,爱你所爱。可是我们总爱去和别人比较,徒增自己的焦虑内耗。
不一定要做世俗大家认为有意义的事,如果你想发呆,看日落数星星都有意义。你只是来体验生命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慢慢接受自已身上那些灰暗的意义。慢慢接受自已身上那些灰暗的部分,原谅自己的迟钝和平庸,允许自己出错,允许自己偶尔断电,带着缺憾拼命绽放,不断尝试、收获、感受然后放下。换成我们都能理解的话就是:在吃汉堡比赛里,输赢并不重要,因为怎么样你都能吃到汉堡。
西乔 只要你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总是会有回报的。我觉得只要保持学习能力,不用担心失业。AI 对我学习各种新东西助力不少,也给了我很多勇气。#网友语录
乔布斯 生命里的那些点看着离散,终会被连起来,这根线叫兴趣,或者叫好奇。
#网友语录
#网友语录 懒聪 二十一世纪最稀缺的资源其实是睡眠!
#网友语录

卡扎克 洗碗的时候,突然对着碗碟笑了起来,让擦完了桌子的妻子莫名其妙,问我怎么啦。我说:“看着这些不同花色的碟子,就觉得,我们的邻居们真好。”妻子也反应过来,跟我一起笑,说是啊。我们结婚时买了一整套纯色的碗碟,而现在,家里的碗碟各种花色和款式的都有,我们原来那套则少了好几个。因为楼上楼下的邻居们做了好吃的会打发孩子们装个碟子送来,我们做了什么也会回赠,一般都是随手用手边的餐具装,一来而去,各家的餐碟就都混一起了。妻子突然说:“哎!这么一说才意识到,楼下姐姐家蒸锅还在我这里呢,我去还一下。”Бота和қозы 跟着下去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以后娘仨才回来,端着一盘子鸡肉。“阿姨做的,可好吃了,阿姨让我们把我们家的炒锅带回来,但太重了,我们没搬,留在那儿了。”Бота 说。

这样的邻居我好想来一打!
dzr 有一种海螺叫缀壳螺,会收集海底的东西粘在自己的壳上,比如其它软体动物的壳的碎片,或者珊瑚的尸体,或者小石头什么的。有的螺只是遇到什么粘什么,有的螺却有自己的喜好,只粘一种东西,或者只粘圆形的,或者只粘尖形的。它们找到一个心仪的收藏,就举在自己身上,举上十个小时,慢慢分泌一种胶水把东西粘住。有的螺粘得挺杂乱,横七竖八的。有的螺沿着自己的螺纹,把藏品排得整整齐齐。我猜测螺总是把东西粘在自己的洞口,随着自己一圈一圈地长大,东西就会沿着螺纹排列了,所以那个壳上的藏品就展示了它们一生的喜好变迁,有的螺真的很专一诶。海螺可能没有什么智慧,可是也有喜好啊。我想,生命体验对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吧。

#大千世界 #网友语录
#网友语录

dimlau 再热爱的工作,如果忙碌到无法用心去感受,也会变成负担。活着就要用心感受,或者说,用心感受才是活着。
#网友语录
米福根 女儿回家的周末,与我一起和外公外婆分享我们的平常生活。

去生物博士开的二手店买旧衣服,去南瓜节买当地产当天收的蔬菜,去老厂房看本市家禽俱乐部为下个周末布展。

每一个场景,都是大家在热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安居乐业。

!image
#网友语录
米福根 恋爱的智慧,不是试图改变对方,而是扪心自问,能否与这样的缺失共处…

然后为自己做一个决定。
#网友语录 小名儿 一般都讲地域歧视,像我这种欣赏并喜欢年轻人远远远远超过了欣赏并喜欢同龄人的人算什么歧视?
懒聪
什么学习都敌不过主动钻研者,什么事物都抗拒不了追索原始脉络与底层逻辑者。游戏程序员和游戏玩家的区别!

翻译:
再努力学习也比不上那些爱钻研的人,追根溯源搞明白底层逻辑的人能搞定一切。程序员和玩家的区别?一个是拆游戏,一个是玩游戏!

#网友语录
#网友语录

萧覃含 其实现在很多病,甚至有一些大众以为的绝症,现在都出了很多新药和新疗法,都是预后很好的。规范用药,规范复查,一些药物导致的后遗症都是可预见的能提前用药预防。规范复查就能随时监控病情发展,一旦重要指数波动就立马干预,即使是在复发前兆都能立马拉回来进入更长的平台期,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更是如此。现在的药更新得特别快,一定要及时更新信息,了解自己的疾病,很多都是能好好治疗,拉长稳定期等待新药出现。

每款药,尤其是新药出现,都是有用药指南的,那是科学方法指导下的治疗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有证据的当下最好的治疗方法。要遵医嘱且也要自己学习了解,规范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这都是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还有要更完善地了解病人的病史和忌讳,注意加干预药物的合理性,全然指望医生,也是十分天真且对自己不负责的做法。要多找大夫咨询方案,辩证看待他们的方案和说法。

药物是有个体差异的,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规范用药和规范复查的情况下,再说个体差异。不然都算耽误,没好好治疗。很多疾病在新药作用下,顺利进入平台期,平台期就是通过治疗减轻疾病症状,尽量使疾病进入缓解状态或达到低疾病活动水平。这都不会太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很多都会会变成像终身用药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
不要被不了解吓到,未知才会觉得恐惧,一旦了解,就会更冷静坦然地面对。但也不要擅自把疾病当作一个永远打不死的大boss,容易未战先衰,直面它,认识它,保持信心,一点一点解决它,见招拆招,让它节节败退,就有可能打败它。或许最后胜利不会属于你,因为没有所谓完全治愈,但是延长几年生命期,那就是成功。

我是想着,如果有一天被疾病打倒,那我也要死个清楚,而不是稀里糊涂任病宰割。
#网友语录

7姑娘 以前也担心过我要是爱上一匹野马咋整啊,我也栓不住啊,现在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自己就是一匹野马,并且还会自己寻找草原。
别人喜欢你,那是你给他的福利,别人不喜欢你,那是你给他的惩罚。哈哈哈记住了。
#网友语录
#网友语录 产品是丰富的,营销更是过量的。比起研究多少购物攻略,更核心的步骤是确定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越明确越坚持越好。“筛选”比“比较”更简单。
ayaduji:恨是很没意义的事,因为大家都会死。还是抓紧时间爱吧,可爱的东西那么多,时间根本不够啊

#网友语录
旧时明月照无眠
人总是透过语言的lens在观察/理解世界,因此多掌握一门语言也意味着多一个不同的看世界的lens,而这是翻译软件或者AI所无法做到的,因为翻译完成的那一刻,原始语言的维度就坍塌了。人使用翻译软件/AI是problem-solving,而人学习语言是generative的。反过来,禁止使用原本的语言一向是settler colonialism的assimilation agenda上最高优先级的任务之一。

#网友语录
旧时明月照无眠 精力/energy并不是homogenous,而是由许多适配不同活动/task的不同种类精力组合在一起的。比如每天有一些可以全神贯注的精力,也有一些“按部就班/autopilot”的精力,有些事情只能用专注精力去处理,但有些可以fit进autopilot精力里;然而即便是专注精力也未必能全部用来做比较重要的decision-making,但消耗完了decision-making的容量可能还剩一些可以探索/学新东西的或者是做planning的。

...

精力这个看似和精神更相关的东西其实和肉体的关系也许比想像得更紧密。除了身体状态好会精力更充足之外,最近发现精力的使用和体力运动很像:每天有上限,超过上限去用会伤(接下来几天得“躺平”,否则积累下来就会burn-out),但不使用/锻炼精力“肌肉”又会让每天休息后再生出来的精力变少(某种意义上的用进废退),然而人又是有极限的,并不是锻炼就能无限“长肌肉”。

我发现纸质/电子笔记已经可以很有效分担大量的记忆saving & loading了,因为光是“记住在脑子/working memory里但暂时不(能)执行”已经是在消耗精力了(e.g. 女性们经常抱怨的看似家里男性干活了但还是需要自己去记着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活因此累得不行却仿佛什么都没干)。

我感觉任务切换的时候感觉翻笔记比纯凭脑子回忆之前停在哪里对精神的taxing要少。以及笔记并不只局限在todo list,完全可以搭更复杂的结构去支持更多externalization(我用logseq,有象友推荐过obsidian)。比如目前我把厨房里的事几乎大部分都externalize给了笔记:架子上和冰箱里的存货/购买or开封时间、某种食物能在冰箱里放的最长时限、某种食材的平均消耗速度(用来估算下次要买大概是什么时候)、不同用具的上一次深度清洁时间、爱吃的菜谱库(按菜式分但可以按食材检索,对于买最小包装食材也一次用不完的救星)、买的大包装食材的使用规划&近期的meal planning(我不太meal prep,但是有一定planning不需要每顿现场想吃什么可以直接拎刀做对我很重要)……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脑子需要记的东西和事大量减少,二来是decision-making变少+变简单了(“摊开在眼前”迅速提供了可行方案或者铲除了不可行的,比在脑子里想容易),各种精力消耗得都少了。 #网友语录
我的推特网友米福根说:【在中文的世界里,】恨可以登堂入室,爱却需要躲藏。

就是这样。#网友语录
#网友语录

这次出差,见到一个教育大佬她总说自己启蒙多厉害的,结果她孩一张口,啥玩意儿5岁英语还不如我饱3岁的水平啊!

我饱真的遥遥领先!

然后又遇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姐姐,因为儿子喜欢恐龙,带孩子全世界旅游看各种恐龙🦖翻墙看各种英文纪录片,孩子3岁一张口就流利英语

这就是教育的差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