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语录 云五|古希腊消灭内耗的神
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安慰人,哪怕面临山崩海啸我也只会说"那我们来看看山崩的速度和崩塌方向,评估一下破坏力范围,然后一二三⋯”
也不是说完全不能理解情绪痛苦吧,但对我来说情绪痛苦也只是分三步走:死不死?不打算死的话就去睡一觉;睡好了再来评估山崩速度(还痛苦的话在睡一觉。)
...
如果说对方的痛苦超过了睡一觉能解决的范围而且一定要沉溺其中而且一次两次三次非要进入此类痛苦,那我理解可能痛苦情绪就是对方的舒适区⋯
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安慰人,哪怕面临山崩海啸我也只会说"那我们来看看山崩的速度和崩塌方向,评估一下破坏力范围,然后一二三⋯”
也不是说完全不能理解情绪痛苦吧,但对我来说情绪痛苦也只是分三步走:死不死?不打算死的话就去睡一觉;睡好了再来评估山崩速度(还痛苦的话在睡一觉。)
...
如果说对方的痛苦超过了睡一觉能解决的范围而且一定要沉溺其中而且一次两次三次非要进入此类痛苦,那我理解可能痛苦情绪就是对方的舒适区⋯
#网友语录 邢早早 我最近整个人的状态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活力满满。主要是我看开了,想通了,我大声骂了很多人,拉黑了很多人,任何让我不爽我就骂,我就站起来离席。这么活着太爽了,我早就该这么活着。我以前太“体面”了。
#网友语录 西瓦 “当我们教导孩子不计较分数,而应关注努力尝试的勇气时,实际上也就巩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要鼓励他们大胆冒险,持之以恒。我们要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局限和缺点,这很正常。努力尝试的渴望比掌握某种技能更为重要。我们要向他们表明,坦然面对自己的局限比执著于完美更为重要。”-父母的觉醒
#网友语录 阿鸭肚脐 一些如果十年前有人告诉我就好了的绘画tips:(致十年前的自己……)
先画轮廓,不要急着抠细节
画手从指尖开始画
画胳膊也从手的位置开始画
用两个眼睛画画
脸离画布远一点
坐直了画画
握笔松一点
有意识地放松肩膀。不要到了十年后才惊觉原来一直在耸着肩膀画画。身体僵硬画不好画
不急着背肌肉骨骼什么的,反正你十年前背到现在也还是没记住。还是先画轮廓,轮廓顺眼了里面乱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会画的地方都简化成立方体
这世间万物都可以简化成立方体,会画立方体就会画所有东西了
手指不要画成面条
指甲在上头的面,画指尖要给指肚留出空间,要意识到手指是方的,这样就可以画出你一直想画的有立体感的手了
从正面看人的脸,也是能同时看到脸颊两侧的。意识到这个就会画有立体感的脸了
横平竖直,左右对称
用两个眼睛画画
画不好的时候去睡觉,不要死怼
放松身体,眼睛离远一点
能画好的,相信我
先画轮廓,不要急着抠细节
画手从指尖开始画
画胳膊也从手的位置开始画
用两个眼睛画画
脸离画布远一点
坐直了画画
握笔松一点
有意识地放松肩膀。不要到了十年后才惊觉原来一直在耸着肩膀画画。身体僵硬画不好画
不急着背肌肉骨骼什么的,反正你十年前背到现在也还是没记住。还是先画轮廓,轮廓顺眼了里面乱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会画的地方都简化成立方体
这世间万物都可以简化成立方体,会画立方体就会画所有东西了
手指不要画成面条
指甲在上头的面,画指尖要给指肚留出空间,要意识到手指是方的,这样就可以画出你一直想画的有立体感的手了
从正面看人的脸,也是能同时看到脸颊两侧的。意识到这个就会画有立体感的脸了
横平竖直,左右对称
用两个眼睛画画
画不好的时候去睡觉,不要死怼
放松身体,眼睛离远一点
能画好的,相信我
#网友语录
电杆上的麻雀 文化就好比一条船,好人坏人都在一条船上,坏人导致船翻时无人幸免。除了船上的好人战胜坏人。
洁身自好不存在的,指责他人歧视也无意义,唯有该文化影响下的种族自己反思并进步一条路。在此之前只能认栽。
---
就拿中国文化来说,别说反思,敢说它不好的都被打成支黑了。好的文化氛围,首先难道不是容许所有的声音存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最喜欢的古话之一,但它不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说一套做一套。到底是什么让这句我喜欢的话无法成为中国文化?
---
再换个角度,白人不是因为皮肤受益,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并不是白人没有坏人,而是普遍的白人值得信赖。普遍性就是文化塑造。
我去过偏僻的中国小镇,也去过偏僻的澳洲小镇,一样的质朴但不一样的感受。
如果有一天白人受排挤,那一定是他们的文化出了问题,少数人的行为不会导致族群被排挤。
电杆上的麻雀 文化就好比一条船,好人坏人都在一条船上,坏人导致船翻时无人幸免。除了船上的好人战胜坏人。
洁身自好不存在的,指责他人歧视也无意义,唯有该文化影响下的种族自己反思并进步一条路。在此之前只能认栽。
---
就拿中国文化来说,别说反思,敢说它不好的都被打成支黑了。好的文化氛围,首先难道不是容许所有的声音存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最喜欢的古话之一,但它不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说一套做一套。到底是什么让这句我喜欢的话无法成为中国文化?
---
再换个角度,白人不是因为皮肤受益,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并不是白人没有坏人,而是普遍的白人值得信赖。普遍性就是文化塑造。
我去过偏僻的中国小镇,也去过偏僻的澳洲小镇,一样的质朴但不一样的感受。
如果有一天白人受排挤,那一定是他们的文化出了问题,少数人的行为不会导致族群被排挤。
#网友语录 Marskay 中国家长总是既要又要,比如他们希望孩子听话又独立,这就是矛盾的,“听话”的,服从性高的,就是独立性差啊……他们希望孩子在家里能够听他们发号施令,但出了门又一下成熟独立,能自己撑起来一片天。
#网友语录
RachelWu
我停止了对父母的改造。
周末家庭聚会,我妈又一次在亲戚面前抱怨我“不恋爱不结婚”。
换作以前,我一定会觉得无语,好几个月不联系。
但这次,我只是笑了笑,给她夹了一块她爱吃的排骨,
说:“妈,这事不急,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
她愣了一下,没再继续说下去。
我经常花时间,试图纠正我的父母。
我教他们用苹果手机,给他们科普“界限感”,
发各种文章希望他们能理解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我以为这是“为他们好”,结果只换来了无休止的争吵和彼此的疲惫。
我们是在保护自己内心那个“不被理解”的小孩,
拒绝承认我们和父母终究是活在不同时代的、独立的两个人。
但家庭和亲情,都不是改造实验室。
真正的和解,不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对方,而是从接纳彼此的不同开始
RachelWu
我停止了对父母的改造。
周末家庭聚会,我妈又一次在亲戚面前抱怨我“不恋爱不结婚”。
换作以前,我一定会觉得无语,好几个月不联系。
但这次,我只是笑了笑,给她夹了一块她爱吃的排骨,
说:“妈,这事不急,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
她愣了一下,没再继续说下去。
我经常花时间,试图纠正我的父母。
我教他们用苹果手机,给他们科普“界限感”,
发各种文章希望他们能理解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我以为这是“为他们好”,结果只换来了无休止的争吵和彼此的疲惫。
我们是在保护自己内心那个“不被理解”的小孩,
拒绝承认我们和父母终究是活在不同时代的、独立的两个人。
但家庭和亲情,都不是改造实验室。
真正的和解,不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对方,而是从接纳彼此的不同开始
西瓦 回到海淀,感觉太压抑了。也不是说别的地方就不卷了,但是海淀溢得满街都是。早上吃kfc,有几桌辅导作业的。走在路上两次遇到家长打电话交代对方怎么辅导作业,具体到弱项知识点。下午找咖啡店进了雕刻时光,一个座儿都没有,一半在辅导作业。这个作业是非辅导不可吗… #网友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