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摘 只有我能杀死我自己,只有我能拯救我自己,我也只能拯救我自己。(这里的自己显然是更高层面的自己,不是自己的肉身,因为肉身太容易被外界力量杀死。至于精神层面的自己,我也并不太确信这一论点,人是会受其他人或者书本或者影视品资料资料影响的,有些影响还相当大。但最终能杀死自己的,能拯救自己的,也许就只能是自己吧。因为即使他人有能力有意愿拯救你,也还要你自己同意。)
#网摘 小青 喜欢就是我下次想和你一起玩,爱就是我总想和你一起玩。
这块代码用来自动从<https://cyberfriendsay.shukebeta.com>网页输出“网友语录”公众号正文。打开DevTools控制台,粘贴以下代码并执行就得到已经格化好的markdown文本,只需稍做调整甚至不做调整就可以发表了。它节省了我许许多多的时间。
let result = Array.from(document.querySelectorAll('.text-box.content')).map(div => div.innerText.replace(/#网友语录\s*|#网摘\s*|#书摘\s*|@\d+\s*/g, '')).reverse().join('\n\n---\n\n'); console.log("这里记录我的一周分享,通常在周六发布。\n\n---\n\n", result);

#code #snippet
这块代码用来自动从<https://cyberfriendsay.shukebeta.com>网页输出“网友语录”公众号正文。打开DevTools控制台,粘贴以下代码并执行就得到已经格化好的markdown文本,只需稍做调整甚至不做调整就可以发表了。它节省了我许许多多的时间。
let result = Array.from(document.querySelectorAll('.text-box.content')).map(div => div.innerText.replace(/#网友语录\s*|#网摘\s*|#书摘\s*|@\d+\s*/g, '')).reverse().join('\n\n---\n\n'); console.log("这里记录我的一周分享,通常在周六发布。\n\n---\n\n", result);

#code #snippet
#网摘
要记得:What you allow is what will continue. (不喜欢不想要不想继续一定要明确坚决地说出来。没有商量的余地。从一开始就这样做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缠,甚至悲剧。)
#网摘
勇气,并不是闪闪发光的英雄主义,勇气中也包含怯懦,就像爱中也有不爱的时刻。这来回摇摆的踱步,斑驳的杂质,才是真相。

黎戈《茫然尘世的珍宝》
婚姻或许幸福或许不幸,但它都不是一项成就。#网摘

(它只是一个选项。)
我第一次尝试 MidJourney(文生图工具)和 Suno(文生音乐工具)时,我想知道未来是否每个人都会成为数字艺术家。

很快,我就意识到我没有"创作冲动",即使看过很多别人的创作,我也常常不清楚自己想要创作的东西。

因此,未来的 AI 即使具备无比强大的绘画和编曲能力,还是只有少数人能成为画家和音乐家。程序员也是如此,即使 AI 会编程,也无法人人成为程序员。

-- 《Cursor 深度体验》#网摘
英文:<https://www.pixelstech.net/article/1734488862-do-not-be-misled-by-'build-an-app-in-5-minutes':-in-depth-practice-with-cursor>
中文:<https://mp.weixin.qq.com/s/JVb7-4a2XOFhfeJusaxvFg>
奧匈帝國小説家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寫過一則微型小説叫《法律門前》。小説講的是:有個鄉下人走到一處敞開的大門前,但是看門人不讓他進去。鄉下人問,那他以後可不可以進去呢?看門人跟他説,以後有可能,但是現在不行。看門人還暗示他說,如果他實在想進去,可以試一試,不過裏面還有更多看門人守著其他大門,這些看門人一個比一個難纏。後來這個鄉下人就在這個大門前等了一輩子,就等有機會允許他進去。等到自己快要死的時候,鄉下人問:爲什麽一直沒有其他人要求進這個大門?看門人跟他說:因爲這個大門就是專門給你一個人開的,等你死了,大門就會關起來。#网摘
#网摘

我写 SQLite 的时候,从来没人教过我 B 树的知识。我需要自己实现 B 树,我就从书架取下高德纳的《计算机编程艺术》,找到了 B 树的章节。他描述了算法,我就照着实现。

有趣的是,高德纳详细介绍了搜索 B 树和插入 B 树的算法,没有提供从 B 树删除数据的算法,这是放在本章末尾的练习。所以我在实现自己的 B 树之前,还必须先做完该章的练习。谢谢高德纳,我真的很感激。

-- 理查德·希普《SQLite 不为人知的故事》(英文)<https://corecursive.com/066-sqlite-with-richard-hipp/> The Untold Story of SQLite - CoRecursive Podcast
#网摘

## 王小波: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2020-05-30 07:55 来源: 了了的天空

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花剌子模是否真有这种风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所具有的说明意义,对它可以举一反三。敏锐的读者马上就能发现,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行,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另外,假设我们生活在花剌子模,是一名敬业的信使,倘若有一天到了老虎笼子里,就可以反省到自己的不幸是因为传输了坏消息。最后,你会想到,我讲出这样一个古怪故事,必定别有用心。对于这最后一点,必须首先承认。

!image

今天修复的 花剌子模地区16世纪希瓦汗国王宫样式(来源:wikimedia.org)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者的形象和花剌子模信使有相像处,但这不是说他有被吃掉的危险。首先,他针对研究对象,得出有关的结论,这时还不像信使;然后,把所得的结论报告给公众,包括当权者;这时他就像个信使。最后,他从别人的反应中体会到自己的结论是否受欢迎;这时候他就像个花剌子模的信使。中国的近现代学者里,做“好消息信使”的人很多,尤其是人文学者。比方说,现在大家发现了中华文化是最好的文化,世界的前途倚赖东方文明。不过也有“坏消息信使”,此人叫作马寅初。五十年代初,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论。当时以为,只要把马老臭批一顿,就可以根绝中国的人口问题,后来才发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image

...
xja1gk2m.l5r.md
12.5 KB
#网摘
有人说苦难会让人变得高风亮节,其实不然。有时幸福的生活才会让人的情操变得高尚,苦难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人变得心胸狭窄,苦大仇深。

毛姆

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底层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去愚弄底层人。

王朔
#网摘 “能长期稳定维持下去的关系不是靠很强烈的爱,很大量的付出,而是很少的攻击,很少的对抗,很少的强人所难,很多的接纳和允许。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适用于任何关系。
#网摘

“如果你在思考时没有将其写下来,那么你只是以为自己在思考。”( » Paul Graham)
#网摘 让版本号具有语义

如果你对新功能感到非常自豪,就发一个大版本(递增第一个版本号),否则就发一个小版本(递增第二个版本号)。

如果你对某个地方感到尴尬和羞耻,就发一个补丁版本进行改正(递增第三个版本号)。

!版本号
#网摘 你可能是一个 NPC

最近,美国发生了一起轰动的大案,一家医疗保险公司的 CEO 当街被人击杀。

嫌疑人很快抓到了,是一个26岁的青年,名为路易吉·曼吉奥内(Luigi Mangione)。

!Luigi Mangione

媒体纷纷挖掘这个青年的背景,发现他是一个作家的粉丝。

就在几个月前,他向作家打赏200美元,并进行了多次视频通话。

媒体就去采访作家,询问两人在通话中说了什么。

作家详细地回忆了他们的通话内容。其中有一段,我觉得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曼吉奥内对作家说,他很喜欢作家的一篇文章《你可能是一个 NPC》。

NPC 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非玩家角色",比如路人、门卫、警察等等,用来模拟现实环境,由程序控制,一举一动都是设计好的,没有自主意识。

作家的那篇文章提出,人类越来越像机器人,彷佛 NPC 那样,行为逻辑都是预设好的。

曼吉奥内高度认同这个观点。他前不久去日本旅行,认为日本充满了 NPC。他说了一件亲身见闻。

一天早上,他在街上看到一名男子癫痫发作,倒在地上。他跑到最近的警察局求助,警察就跟着他去现场。

路上遇到了红灯,警察立刻就停下来,坚持要等绿灯再过马路,即使那时马路上根本没有汽车。

曼吉奥内很不理解,病人正在发病,神智不清,可能有生命危险,警察却坚持遵守交通规则。救人难道不是更重要的事情吗?

他由此认为,日本人"缺乏自由意志",规则怎么说就怎么做,不会自主行事,就是活着的 NPC。

他还观察到,日本存在一种"隐蔽族"(hikikomori),他们不出门,一个人整天待在卧室里,用电子游戏、上网、视频来消磨时间。

曼吉奥内认为,这些人也是 NPC,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无法参与社会生活,就选择放弃,等于丧失了生活的自主权。

他观察到,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日本,正在向全世界蔓延,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 NPC。他们要么无法自主的生活,要么无法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规则和指令来行事,就像被程序控制一样。

科技公司推动和加剧了这种趋势,互联网使得人们越来越分心,把时间都花在网上肤浅的娱乐,不再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生活,把生活都交给程序,无法形成自主的意识和行为。

以上就是曼吉奥内的观点,我认为是很真实的观察。一方面,人工智能使得机器人越来越像人类,另一方面,人类的自主性在消退,越来越像机器人。现实与游戏、人类与机器人,越来越难以区分了。
#网摘 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对生命的珍视是永远值得敬重的普世价值。

美国历史学家将兴南港撤退称为“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撤退行动”。而其中美海军的一艘普通的货船梅雷迪思号胜利轮,在长津湖战役后期美军的兴南大撤退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多的装人,拆除了船上所有的非必需设备,以最大负荷装人,最终装了14,000人,这艘船也被载入金氏世界纪录,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船撤离”,船员在战后获美国商船协会颁发最高的荣誉奖章。
Prof. Feynman Knowledge grows when you ask stupid questions. Stupidity grows when you don't ask anything.

#网摘
大过节的,网上看到这个:很恐怖,但在某些社会里却几乎是现实。

!image
#网摘
昨晚和Eric由为什么打游戏话题到探讨活着的意义。Eric说单单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这就挺有意义。我心里不服,但无从反驳。

今天又在饭否看到这个,我现在觉得把快乐放到前头不对:高标准应该是平静。

> 舒克 依我说高标准是快乐而平静RT@水色云音 转@管埋员 李银河说:人生的高标准是获得快乐,人生的低标准是获得平静。没达到这两个境界,人生就是痛苦的。

#网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