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摘 Marskay 这些年我一直记得一个叔叔跟我说过的比喻,他说我们日常总以为自己生活在“文明”里,这“文明”就是马桶里的那层水,我们是水面上自以为安享太平的浮游生物,但其实马桶只要一抽水,你就会被瞬间吸进漩涡,底下是万丈黑洞。在热搜上看到的一些新闻,就是那个漩涡启动的瞬间。
#网摘 星期五离星期一是那么近,而星期一离星期五是那么远。(星期五喜欢星期一,遗憾的是星期一不喜欢星期五)
"我比你强," 自由说。“因为我比你聪明” “你错了,我比你力气大。” 棍棒回答道。他们争执不休,终于打了起来。棍棒痛打了自由。#网摘
# 非凡人生 (冯仑)

冯仑的女儿13岁生日时,向父亲要礼物。冯仑给的是15分钟的谈话时间:

“一个人, 无论男女,必须知道人生有两种,两种人生两种人。生活中95%的人是过日子、讨生活,努力工作。按照多数人的价值观一辈一辈延续社会秩序,完成种族繁衍。%5的人是挑战命运,创造未来。这种人注定要一辈子漂泊,但无论成与败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

社会是大众化的,成为5%的人并非易事,脱离95%的人,相当于脱离地球引力,总会得到很多人的打击,他们不能按照常人的价值观生活。在那5%的人里,是非观、价值观与许多人都不同。生活是自己的,选择过怎样的生活要自己仔细考虑。

如果你选择做5%的人,你可能颠沛流离,含辛茹苦,最后可能得不到掌声,也可能死无葬身之地。5%的人生没有人可以教你,你必须自己相信自己心中的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坚持奋斗。

冯仑对女儿说,要想好,如果是第一种人生,可以不用讨论,问你的爷爷奶奶,他们会告诉你;如果是第二种,我也不能告诉你要怎么做,但可以探讨。选择第二种人生的人,你可能被人议论,直到你脱离地球到卫星轨道,也就没有人议论了。

#网摘
说真话;不能说真话的境况下,保持沉默;非说假话不可,不可伤害他人。#网摘
人生哪里有死结,不过是饥来餐饭,倦来眠....#网摘
#网摘 If you fail to plan, plan to fail.
但丁: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网摘
#网摘 拒绝无效学习。输入重要,输出更重要。
蒙田: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自己的生活这把尺子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正价值。#网摘
他是什么?他也是一个我。相对于我来说他是他,相对于他来说他是我。利他即是利己。因此“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类要求自相矛盾,无法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通用原则,不可能成为社会成员中利益关系的普遍基础。#网摘
#网摘 写代码是一个拉平社会地位差异的利器。
如果你能写出优秀的程序,解决严肃的问题,年龄无关紧要

摘自《源代码》
美比尔·盖茨
#网摘 一位印度程序员2023年评论道: "有时我对 ChatGPT 的理解能力感到惊讶,但是更多时候,我不得不拼命推动它,朝着我想要的方向前进。它有时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让我感到非常沮丧。"

"它像一个吸收了所有人类知识、但需要别人帮忙才能把这些知识串起来的应届毕业生。"

"看来我今年的工作是安全的。但是,我需要好好学习 ChatGPT,精通它的使用,让我明年也是安全的。"

(Claude 比 ChatGPT 厉害得多,但其200k的上下文还是有点小)
#网摘 赞声与骂声,都不要在意,而要在乎自己能不能做好。把自己做好,就没有问题。
塞内加认为,促使我们发怒的原因是我们对世界和他过分乐观(乐观到危险的境地)。并非每一件得不到的东西都使我们怒不可遏,是那些我们认为有权得到却没得到的东西让我们发怒。#网摘
茅于轼: 我认为一个国家的老百姓有没有素质,只要看一点,就是懂不懂得照顾别人。不管一个人文化是高是低,学历是高是低,如果不懂得照顾别人就是没素质。 这一点我经常在思考和观察,我认为这个结论是经得起考验的。#网摘
转贴给面临生活选择的朋友:我鄙视那样的生活,我不能忍受浪费生命。我为自己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而骄傲,你们可以认为我错,我会用实力证明给你们看, 也证明给自己看。我不想重复你们的生活,路既然由我走,那就要由我选择。#网摘
你越去注意某个行为, 这个行为就越可能多次重现。所以, 朋友们啊, 别老是盯着错误和失败,甭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网摘
#网摘 当谈到AI为何会缺失“数学直觉”,陶哲轩说:当前的AI模型主要学习的是已发表的、成功的数学论文。它们缺少了数学发现过程中最宝贵的数据——那些失败的尝试、走不通的死胡同、以及无数次试错和修正的过程。AI该去读个研究生,做作业、犯错、接受导师指点,才能真正成长。
#网摘 Shi De Sheng

多夫·塞德曼:“相互依存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唯一的选择是,或是建立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共同发展,或是维持不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一起衰落。” 现在的世界是如此的对立,令人不寒而栗。

外语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远非“沟通工具”这么简单。外语可以帮我们理解另外一种文明,认识到自己的世界观并非唯一正确的,对文明冲突加剧的当下,尤其重要。 – 不能认同更多。我感受就很深。孩他妈,就是学外语的,生活中,孩子的教育上,我发现就和我有不一样的想法,更多的时候,我是认同的。

秘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去世,享年89岁。「我憎恶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这是一种狭隘的、短视的、排他的意识形态——或曰宗教——它缩小了心智视野,孕育着种族偏见,将偶然的出生地环境转化为至高无上的价值、道德乃至本体论的特权。民族主义和宗教一起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恶劣的大屠杀,如两次世界大战,当前血腥的中东战争,等等。正是拜民族主义所赐,拉丁美洲变成了又一个巴尔干,被愚蠢的斗争和倾轧弄得腥风血雨、乌烟瘴气,将巨大的资源浪费于购买武器,而不是建造学校、图书馆和医院。」By略萨。

最近流水账,记录的有点少。主要是有点忙。“流水帐确实是低价值。它往往乏味,无聊,写起来轻松,只是不愿意再读。但是为什么还要记录,因为承认自己大部分时间的平庸和无聊,并主动记录下来,这种坦率本身就是意义。记流水帐,意味着接纳任何形状的自己。流水帐记得越多,越能发现平庸的循环都极其类似。平庸的源头可能来源于僵化的思想,又可能来自每一次都做出同样的选择。稍微反过来想想,你想要变得不平庸,只需要从源头调整一下,灵感就会像泉水一样出现在生活中。记流水帐给观察平庸提供了机会,也给成长留下了空间。”
 
 
Back to Top